在智能鐵路技術體系中,5G將成為最重要的信息交換樞紐和基礎支撐條件。鐵路作為最大的傳統基礎設施行業,采用5G技術是鐵路行業從傳統基建向“新基建”實現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。
鐵路移動通信應用
場景復雜
談到我國鐵路對移動通信的需求,按應用場景可分為4大類。
第一類是鐵路正線連續廣域覆蓋,主要用來解決列車運行控制和行車指揮,包含調度通信、列控業務、行車指揮數據和視頻傳輸等。在此場景下,列車時速要滿足350公里。
第二類是鐵路站場熱點區域,區域內站場業務包括平面調車、調車監控、編組站自動化、客站服務、車載數據下載、站場物聯網、站場維護作業等。鐵路方面在此場景下的需求非常大,但列車速度并不快,主要在低速或靜止條件下進行。
第三類是鐵路沿線固定基礎設施狀態感知,是典型的物聯網應用。對鐵路沿線的重點區域,包括橋梁、隧道、接觸網、鐵塔等進行監測,通過外露傳感器和雷達回傳信息。
第四類是移動體寬帶通信,主要指智能動車組,業務范圍包括列車定位、自動駕駛、移動裝備狀態檢測、智能診斷等。雖然此場景下,更多涉及車內通信的相對靜止狀態。但因為鐵路對徹底執行的要求比較高,整條鐵路線的高低值落差、途徑地形、氣候條件都比較復雜,差異化較大,對技術上也是很大的挑戰。
四條原則
第一條是統一標準,基于3GPP標準體系不做改動。在此基礎上,針對鐵路應用需求,在應用層還有可靠、安全等方面做定制開發,形成鐵路5G專網技術標準體系。
第二條是統一規劃,先做核心網的建設,后做無線網的建設。形成示范項目后,再進行推廣。此外,還要率先改造車載設備。因為鐵路沿線的信號頻率不同,所以要通過改造使列車在行進過程中能適配不同區段的地面網絡。
第三條是集中接入,構建車地統一接入平臺,集中接入、認證和安全管控。
第四條是集中采購,通過研究集中采購方案,降低設備全生命周期綜合成本。
發展鐵路新一代移動通信迫在眉睫
考慮到產業支撐和部署周期等因素,假如發生鐵路GSM退網而新建5G網絡沒有做好承接的情況,則會發生網絡斷代,所有時速355公里的高鐵都要降速,因此必須加快發展鐵路新一代移動通信。
在智能鐵路技術體系中,5G將成為最重要的信息交換樞紐和基礎支撐條件。5G可為智能高鐵大腦平臺、智能建造、智能裝備、智能運營提供鐵路多專業、多場景智能聯接平臺。鐵路作為最大的傳統基礎設施行業,采用5G技術是鐵路行業從傳統基建向“新基建”實現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。
厘清發展鐵路5G的重要性后,下一步的重點工作將圍繞為鐵路5G專網分配頻率、技術研究、標準建設、裝備研發等方面進行。進一步豐富鐵路智能通信網內涵,更好地服務智能鐵路發展。